末流211 ,低绩点,合格日本京都大学

更新时间:2025-09-08 15:59:28
阅读数量:29

申请日本院校,低绩点真的不是绝路!我们有位同学是末流211出身,低绩点,最终拿到了京都大学的入学许可!我们前不久进行了一次深度交谈,这位同学非常有诚意,以下是他给大家的分享内容

 

大家好,先自报家门:南京理工大学(算末流211吧)日语专业,辅修市场营销

GPA只有2.86/4,托福89(第一次考81,二战刷到89),N1141

科研方面有一项国家级项目,主题是比较文学的背景下对《源氏物语》不同中译本的探究

2段实习经历

 

去年这个时候,我看着自己的成绩单真的睡不着。总觉得日本顶尖校看不上我这GPA,甚至想过要不要降低目标。但最后花了1年多规划,真的拿到了京都大学人间环境研究科的内诺,今天把我的真实经历和时间线分享给和我一样卡在中间的同学

我的「补短板」时间线

1. 大二下 - 大三上:(2023.3-2023.12

当时想通了:GPA已经这样,语言必须拿高分才能对冲

N1:从3月开始,每天雷打不动背200个红宝书单词,晚上刷1套真题(重点分析阅读里的文化类文章,毕竟我后来要做比较文学相关科研),7 月考了141分(阅读满分,听力扣了19分)

托福:9月第一次考81(听力只有18),之后每天听1TPO Lecture +做精听,12月二战89(听力提到23

Tips:别追求满分,但要达到目标校的底线

 

2. 大三下:抓1个对口科研(2024.3-2024.6

GPA低的话,科研/论文是加分项,但千万别瞎凑

我找了我们学院做比较文学的老师,加入了一个国家级项目——“比较文学背景下《源氏物语》不同中译本探究”。具体做了这些事:

整理丰子恺、林文月、殷志俊3个译本的关键章节,对比用词差异(比如“物の哀れ”的翻译);

查了10篇中日学者的相关论文,分析译本背后的文化适配性;

最后写了1.2万字的报告,跟着老师去参加了1次省级学术会议(没发言,但算参与经历)因为京大人间环境研究科有教授做“文化传播与环境互动”,我的科研能和“文学作品的跨文化解读”挂钩,后来套磁时刚好用上,

 

3. 大四上:实习+套磁(2024.7-2024.11

实习:选了2段和人文/跨文化相关的

7-8月:在一家日企做翻译助理,主要译文化交流类文件(比如中日民俗活动介绍);

9-10月:在留学机构做咨询助理,帮老师整理日本人文类专业的募集要项(顺便摸清了京大人间环境的申请套路);

套磁:没海投,只选了3个和我方向匹配的教授,重点做2件事:

①读了教授近3年的论文(尤其是一篇《日本古典文学的现代环境意义》),套磁信里直接写 “我在《源氏物语》译本研究中,注意到您提到的‘文学与社会环境的关联性’,我的研究刚好能补充这一点”;

②把科研报告精简成2页摘要,附在邮件里(不是直接甩全文)。

结果:第一个教授1周内回复,聊了2Zoom(问了科研细节和未来研究计划),11月中给了内诺

 

给低GPA /末流211同学的建议

1.别回避 GPA,但要找亮点对冲:我文书里没说GPA低是因为忙,而是写虽然GPA 不突出,但我把更多精力投入到了与申请方向相关的科研和实践中,比如 XX 项目 / XX 实习

2.科研/实习求贴:与其凑3段无关的实习,不如1段和目标专业匹配的

3.套磁别用模板:让教授看到用心

 

低分逆袭的本质是在红海里开辟蓝海。希望我的建议对大家有用处,大家加油!

来自:申请案例 编辑:乐申日本
想了解更多,关于日本读研申请信息 __请点击__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