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你是半DIY或者中介全包申请,那么肯定避免不了接触中介,这中间要注意什么?
1.服务对比:评估专业性与性价比
服务内容清单
基础服务:留学咨询、选校方案、材料准备(如研究计划书)、面试辅导、签证申请。
增值服务:住宿安排、接机服务、在日生活指导(如租房协助)。
收费模式是否透明化
总费用范围:2万-5万元人民币,含基础服务费(约1万元)和附加服务费(如境外服务费最高3万元)。
分段收费:签约时支付60%首付款,获录取通知书后支付尾款。
警惕隐藏费用:如文书润色费(1000-2000元)、签证指导费(500-800元/份材料)。
成功案例参考
要求中介提供近3年与自身背景相似的案例。
警惕仅展示顶级名校案例却无具体申请细节的机构。
2.合同审查:明确权责与风险
费用明细条款
合同需列明各项费用名称、金额及支付时间节点。
因中介失误导致拒签:全额退款。
学生单方面放弃申请:按已完成服务阶段扣除费用(如签约后放弃,扣30%服务费)。
责任划分
甲方(学生)责任:提供真实材料,按时配合申请流程。
乙方(中介)责任:按约定时间完成服务,如未获录取需提供补救方案。
3.口碑验证:避开“坑点”
用户评价分析
搜索平台:知乎、小红书、日本留学论坛
关注关键词:“退款纠纷”“隐形收费”“服务态度差”。
负面案例警示
警惕宣称“保送东大”“零基础进名校”的机构(日本顶尖大学需通过EJU考试及校内考)。
避免选择以“全程服务费1万元”为噱头,后续通过加急材料等名目收费的机构。
4.实地考察
办公环境与团队
优先选择在北上广等城市设有实体办公室的机构。
确认顾问具备日本留学背景,能提供专业建议。
服务流程体验
测试机构响应速度:咨询后24小时内是否收到详细方案。
评估选校逻辑:是否根据学生成绩、语言水平推荐匹配院校。
没有绝对,只有适合。DIY适合能力强、时间充裕的学生,而中介对复杂申请或日语薄弱者更具价值。关键在于根据自身条件选择,并做好充分调研以规避风险。无论选择哪种方式,留学申请的核心都是提前规划、充分准备。